新闻动态

行业信息

首页 > 行业信息

创第一流大学应从研究生培养做起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0-18 浏览次数:

    国人对于第一流大学向往已久,不但若干大学校长信誓旦旦,各位教授乃至学生也磨拳擦掌。但少有人去仔细研究自已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该从何做起。其实创第一流大学应从研究生的培养说起,毕竟人才是第一流大学的最主要因素。

QQ截图20161018162521.jpg

    文革之后,各大学、研究机构重新开始招收研究生,随之有了学位制度。开始时谁能带研究生的门槛还比较严格,而且还有硕士生导师与博士生导师的区别。故而有些教授印名片时,还专门注明自已是博士生导师,以区别那些只可以带硕士生的教授、副教授,形成一时的“中国特色”。但随着始于世纪之交的全国范围并校之风和基建之风的兴起,学校扩招学生,教授也被允许大招研究生,不少教授毎年招的研究生接近十名。招生数量提升的同时,导师对学生的培养却没有得到保证,不少研究生在校期间所学不多,甚至一年当中见到导师的都只能是寥寥数次。现在好一点的大学招聘教师,基本都需要海外留学或博后经历,这种现象让人深思,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导致大家对自己国家培养出来的人失去了信心?另外,如果中国的顶尖学府毕业的博士毕业生非要去国外“镀”一次所谓的海外经历才能回来任教,那这些顶尖学府在培养学生方面肯定是达不到国际水准的,它们又何以能被称作一流大学?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研究生的总是本科班的尖子,是学校的佼佼者。但是时过境迁,現在本科生毕业后,首选是出国留学或者到外资企业上班,剩下的还要去试试公务员或大型国企,到了走头无路没有着落时方才考研,试问这样的研究生的质量会好吗?因此,国家和学校应该拿出钱来,将顶尖高校、研究所招收研究生的生活费或工资提高到国内外企的新进人员的标准。要将最优秀的、有潜质的学生吸引过来,而不是任人才流失到其他地方去。

    其次,教授带研究生的资格,也应该从严、常态化考核。一是他(她)必须会做研究,而且有研究项目。二是他(她)必须自己在做研究,许多人靠他的头衔能拿到经费,但自已从来不做,等同于一个包工头,这样的老师不应被认定为研究生导师。三是他(她)必须每周与学生见面,讨论科研问题。现在国内的学校里还存在一种现象,即研究生见不到或很少能够见到导师,有问题要去问导师过去的学生(已经留校做了讲师),或者是高一、二届的师兄师姐,这其实是违背研究生教育机制的。所以认真审查导师资格,大力支持优秀的导师和人才,提高指导学生的能力在教师晋升考评中所占的比重,是教育部门和各大学、研究所应该做的事情。

    最后,研究生入学时的水平、资格,也需要认真审核,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诚信问题。现在学校中作弊成风,为了保证学术的纯洁,要先在研究生这个阶段(从入学考试开始)杜绝作弊、造假、抄袭的行为,一旦发现立即开除,决不姑息。同时,更要注意对导师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查处力度,鼓励学生以适当的方法协助学校整顿教学风气。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监督单位: 材料导报期刊社 电 话:023-67039619 联系人:何浪1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电子邮件: helang8877@163.com / matrevsg@126.com